新闻中心
公司地址:杭州市绍兴路湾兜里
邮  编:310004
电话/传真:0571-28892380
E-mail:taiyitouzi@126.com


新闻中心







戴相龙: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当务之急
来源: 时间:2013-12-16

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原央行行长戴相龙近日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当务之急,但完全可兑换还不算真正国际化,需让人民币占国际储备货币的10%左右。

戴相龙在“国际金融论坛十周年年会”上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而首先是要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

他说:

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已经较高,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项目达到34项,占全部交易项目的85%,国际社会低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

他指出,应从三方面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一是启动个人香港股票直通车;

二是扩大境内投资机构对境外的投资,建议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境外投资范围从股票和债券扩大到直接股权投资;

三是扩大境内外合格投资机构的投资额度。

不过,戴相龙认为,实现完全兑换还不是真正的国际化,还要使人民币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的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需占到国际储备货币的10%左右。

他还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需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二是人民币成为投资的货币;三是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储备货币。

戴相龙指出,应先从周边国家,再到亚洲地区和“金砖四国”,再到欧美发达国家。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通过多个离岸市场进行,香港是人民币国际化最优的离岸市场。

政府要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应有作用,主要方式是不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和外国及地区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之间的本币互换。

戴相龙强调,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为了挑战美元、改造国际货币体系等,是为了促进中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是对外贸易和投资不断扩大的迫切需求,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迫切需求,

在某种意义上,人民币国际化是被不合理国际货币体系倒逼出来的。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本月发布报告,今年10月,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第二大常用的国际贸易融资货币,仅次于美元。

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信用证和托收比率已经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今年10月的8.66%,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位。

排行第一位的仍是美元,占81.08%,而欧元的市场占有率,则从2012年1月的7.87%降至今年10月的6.64%,排行第三位。

最常使用人民币作为信用证和托收计价货币的首五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新加坡、德国及澳洲。

下图来自长江证券统计截至今年8月数据。

人民币, 戴相龙, 资本项目, 人民币国际化, 美元,离岸中心


[关闭]
友情链接  太乙投资   祈福许愿网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杭州太乙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