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6月27日电---近两年大增的非税收入,不仅让中央施惠于小微企业的美意大打折扣,也让中国正在推行看似很美的结构性减税,恐怕落得"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今年号称结构性减税年,在全球景气呈现艰困的时刻,中国去年末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并继续实施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不过,从今年初开始实施,作为此次结构性减税重要内容之一的上海地区"增值税扩围"试点,因存在某些领域税负不减反增,需要当地政府财政补贴,令原本积极想申请参与试点的地方政府热情降温.
另外,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经历中国近几年房地房调控下更显捉襟见肘.无米可炊的地方政府想方设法设立名目繁多的各种非税收费正侵蚀着结构性减税的政策效应,可能给苦撑的小型微型企业另一记重拳.
中国审计署近期公布对54个县2011年实现的财政收入审计结果显示,实现的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占60.45%,非税收入占比超过税收收入20.90个百分点.而根据来自中国财政部官方网站的数据亦显示,2011年以来非税收入增幅惊人.
中国现行公共财政收入通常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是指各级政府、机关等利用政府权力、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等取得的资金.
"大家喊着结构性减税,到现在减税规模不足1,000亿元人民币,而另一方面,新征的地方教育附加费却超过了1,000亿,减税额度抵不上增税额度."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称.
他指出,以全国"两会"(中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期间财政部所公布的今年的结构性减税实施计划而论,尽管涉及到了多达五个方面的内容,但一旦论及到具体规模究竟可减多少税,则不过几百亿元而已.
中国国家信算息中心宏观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也指出,目前中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只是增幅减缓,从中国改革收入分配上的角度看应该是政府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比适当降低,而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应该适当提高,所以从大方向来讲,中国仍然要坚持结构性减税.
"在减税的节奏上,当然要充分考虑政府收入的实际情况.据我所知,今年结构性减税的政策安排规模很小,主要是对小微企业有减税,还有就是把增值税改成营业税,在服务业里面动了一点,其他的今年并没有大的动作."范剑平在本月的一个论坛上称.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累计中央财政收入27,110亿元,同比增长10.8%;地方本级收入25,645亿元,同比增长14.7%.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45,821亿元,同比增长9.4%,非税收入9,300亿元.
**非税收入大增,不利经济发展**
中国94年实施的分税制後,大部分财力集中在中央,其後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功能划拨给地方政府,支撑地方政府的税源并不多,也因此滋生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但近两年中国实施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後,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大减.
范剑平就指出,要警惕另外一种倾向,因为地方政府今年税收收入低了,现在在拼命打非税收的主意,甚至有些地方对税收征管的力度有一点不正常地加大."现在企业处於困难之中,如果政府仅仅因为自己收入不够而加大企业的税收,恐怕对整个经济是不利的."
在长沙市非税徵收局的官网上,一篇标题为"集中精力,奋战六月,确保非税收入实现双过半"的文章称,要集中精力和时间,6月份一切工作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确保上半年收入任务过半.
对下半年的工作安排上,该局将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措施,确保非税收入持续协调稳定增长;要进一步加大稽查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新增项目收入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收入征管系统等.
范剑平提到,从长远来看,只有放水养鱼,把税源搞好了,让企业有好的经营成绩,政府税收才有更光明的前途."现在收这麽重的税,把企业整垮了,把税都搞没了,将来哪还有长远的税收?所以越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更要冷静,要处理好政府税收和税源之间的关系."
**小微企业难受惠**
在北京经营一家物业公司近十年,一年营业收入近百万元人民币的王经理,眼下就面临是继续苦撑还是为别人打工的两难选择.
"我现在就是个月光族,每月进帐看起来还行,一算就没了,营业税和城建教育附加,人工,企业所得税,工会会费等等,不管盈亏,所得税都按发票定额徵收,工会会费也是按工资比例直接由银行划走."王经理充满无奈地称.
她尖锐地批评,"政策就是唱高调,光听新闻说为小企业减负,可我们从来没有感受过,想贷款银行不给贷,但交税交费一个都不能少,今年起还要多交一项地方教育附加."
经营摩托车出口企业的总经理徐先生则称,很多政策真的是很好的,但只听得到打雷,没有看到下雨."主要是市场不好,外贸很差,周边也有一些企业已经债务清理,关门了,利润本来比较薄,工资涨很多.现在正在想着转型呢."他说.
北京从今年1月1日起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即对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缴纳额的2%徵收地方教育附加,以实现"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
一位财税方面的专家毫不讳言地指出,由於财政体制不规范,乱收费现象一直存在,地方政府尤其明显,有些收的没有理由,支的更是随心所欲,转移支付往往沦为地方政府的钓鱼工程.
他指出,虽然中央政府会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将部分财力分配给地方,但由於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很大,而财政转移支付的往往是政府支持的项目,地方政府为获得资金,通常无暇过多考虑本地的实际需要,"只要能要到钱就行,跑部(财政部)钱进,由此滋生许多腐败".
中国正在提交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进一步规范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调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为主要目标.
**地方政府对增值税扩围试点热情降低**
如果说2011年中国对个人所得税的修订唤醒了民众的税收意识,尤其近年来财政收入增幅远超GDP和人均收入增幅,对中国税负沉重的批评不绝于耳.那麽2012年,中国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并在上海率先试点,力推的结构性减税似乎也没有预想的顺利.
上海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从今年起正式启动,该地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中国财科所税收专家孙钢就指出,从上海试点情况看,增值税改革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大部分纳税人税率由原来5%的税率降到3%,税负下降幅度超过40%;但交通运输类企业等部分纳税人税负却有所增加.
他进一步解释称,因为增值税改革的核心是抵扣机制,过去上海物流行业运输和仓储的营业税税率分别是 3%、5%,改为增值税後税率分别是11%、6%,而物流业实际可抵扣项目较少,且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後,大量小规模的服务企业(个体户)只能按小规模纳税人的类别实施管理,开具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最终反而加重税负.最後这部分增加的税负就由地方财政进行补贴.
孙钢指出,在地方政府原本财力就偏紧的情况下,原先试点热情很高的地方一算帐都打起退堂鼓,加之下半年面临十八大,政府换届也往往会让一些改革举措延後.
此前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副司长龙岳辉曾公开表示,现在正式申请或口头申请扩大试点的有10个地方.另一位财税部门的官员则指出,北京的增值税试点预计会在8月1日起实施,除此之外尚未听说有其它的城市申请试点.
此外,增值税扩围後可能导致单一税种占比偏高,也会加大财政风险.
高培勇认为,中国目前税收构成比例中,增值税占40%,营业税占15%,合并後一个增值税占比会提升至55%,这样风险太高,增值税税率要下调,下调之後需要其他税种去填充,这也给直接税增加留下一定的空间.
"分税制使得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基座被颠覆掉了,顺着营改增这条线索继续向前推进,整个财税体制改革有可能进入新的轨道."高培勇称.(完)